龙腾南阳讯 “用做好事去熏染别人,用行动去通报雷锋精神,我们这些退伍武士,要时刻牢记为军旗增辉。”日前,邓州“编外雷锋团”学雷锋专题陈诉会暨邓州义工营2018年总结表彰大会举行,退伍武士的讲话令人振奋。昔日,他们是优秀的武士,精忠报国献青春;如今,他们不忘初心,用雷锋精神动员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永葆武士本色脱掉的是戎衣,脱不掉的是本色。1960年8月,邓州市560名热血男儿入伍到东北某军营,正巧与雷锋分在一个团,有的还与雷锋同在一个连、一个班、一个宿舍。
旦夕相处两年多,他们亲身感受了伟大的雷锋精神。“虽然在队伍和雷锋仅仅相处了两年,但雷锋精神影响了我们这些老兵一辈子。”今年78岁的邓州“编外雷锋团”副团长严文雷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和雷锋相处的时光,感伤万千。“一生无愧为雷锋的战友”。
1963年至1985年,这560名雷锋生前的战友相继退伍、转业回抵家乡,都把自己是“雷锋的战友”看成高贵的荣誉,在各自岗位上学雷锋,人们赞美他们是“编外雷锋团”。“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至今仍记得与雷锋一同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时,雷锋赠给他的话——“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神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1997年,“编外雷锋团”正式在邓州市建立,模仿队伍体例,设有团长、政委,营长、教诲员,连长、指导员,下设营、连。之后,邓州市政府出资建起了“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着花效果。汇聚向善能量记者在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看到这样一句话:“雷锋可以是每小我私家,每小我私家都可以是雷锋传人;邓州是一座雷锋城,每一座都会都能够成为雷峰城。”陶营乡卢岗村有个“孤儿”,小名宇航。
母亲在孩子满月时离家,父亲出车祸去世。“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曾帮他家申请低保、危房革新金,还发动儿子儿媳,每年拿出2000多元,资助小宇航上学。
“看到贫困户拿分红时的笑容,我感应特别幸福。”黄志是“编外雷锋团”黄志牧业雷锋营营长、河南黄志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牧业雷锋营充实发挥自身工业优势,努力到场到“金融+工业”扶贫中去。2016年以来,扶贫辐射邓州市9个乡镇,其中,到户增收项目总户数2332户,金额932.8万元,分红148.5万元;小额贷款扶贫953户,金额6897.5万元,分红305万元。
在队伍当卫生员时曾亲手为雷锋整理遗容的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陈远友,坚持为患者送医送药30年,义诊3万多人次;彭桥卫生排排长曾伟,以自己开办的医疗卫生诊所为平台,共为患者减免、垫付医疗费达数十万元……做党的事业的忠诚战士是雷锋560名邓州籍战友的青春誓言,也是他们一生的选择。他们中先后有400余人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情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精神薪火相传变迁的是时代,稳定的是追求。如今,学雷锋的薪火通报到了更多青年人的手中,薪火营、义工营、巾帼营、交警营、南阳出租车营等相继建立,他们用雷锋精神点燃了火红青春。
2012年4月,思量到“编外雷锋团”的老战友年岁已高,亟须造就接棒人,薪火营建立,薪火营吸收了近200名退伍武士,成为“编外雷锋团”的一支生力军。杜恒就是“编外雷锋团”薪火营的新生气力。18年前,“编外雷锋团”到杜恒所在的高中作陈诉,当一名像雷锋那样的解放军战士成了杜恒最大的梦想。如愿投军5年后,退伍时他第一时间加入“编外雷锋团”。
为了服务社区住民,他毅然放弃厦门的高薪事情,到邓州社区当了一名普通服务员,扶弱帮困。2014年年底,杜恒被抽调至“编外雷锋团”办公室事情。他兢兢业业做好“编外雷锋团”万余人的协调事情,一连两年被评为学雷锋标兵。
“交警雷锋营”建立后立下一条规则:成员要掌握3种以上常用车型修理技术,出勤配带常用修理工具,免费修理抛锚车辆。“电力雷锋营”建立后,设立“灼烁基金”,为难题用户免费送电;10名抄表女工组成的“三八服务队”,把孤寡老人、残疾人、难题军烈属等弱势群体作为帮扶工具……不停吸收新生气力。现在,“编外雷锋团”已发动14000多成员投入学雷锋运动。
2014年6月25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然公布邓州“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呼。今年年头,邓州“编外雷锋团”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人民,不为名利;奉献社会,不求索取’是学雷锋的誓言,更是我们退伍武士对军旗永远的答应。
”“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说。南阳报业传媒团体全媒体记者 赵林蔚 特约记者 王中献。
本文来源:kaiyun体育app下载-www.goldenphoneusa.com